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個習慣,甚至是惡習,就是每天都會翻看一下招聘軟件上面的針對海外營銷方面的職位,看一下新發(fā)布的職位描述,要求,公司詳情,薪資水平,也會看跨境行業(yè)頭部公司的招聘職位等等。最初可能是為了找工作,但是后來這個動作我持續(xù)了三年至今。怕公司HR發(fā)現(xiàn)我每天在招聘軟件太活躍而起疑心,我還專門注冊了小號來操作,事前申明,我不是為了隨時準備跳槽而每天看Boss直聘,而是另有目的。下面先聊聊我逛Boss直聘的目的以及我逛了這么幾年以來的收獲。
身處職場,最容易也是最難得一個就是認清楚自己目前的位置,最容易說的是我本身就在這個職位,了解我自己的工作內容,能力和工資水平。說最難也是因為我只了解自己一個人的,并不了解這個市場里面我的定位。比如我的職位目前在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如何?我的能力是否匹配目前的工資,我的能力拿到市場上是否抗打,假設今天失業(yè),是否很快可以找到不錯的下家?了解這個市場才能給自己定位,知道自己處在什么位置,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了解,會給自己帶來安全感或者危機感,這對于我們職業(yè)生涯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跨境行業(yè)才大發(fā)展十年,其實很多公司職位要求都很新,比如亞馬遜推廣這個職位就是近些年來才出來的。而各個公司針對該職位要求的工作內容也不相同,有的要刷單做deal,有的開發(fā)對接媒體資源做KOL,有的做流量采買等等。我本人對品牌比較感興趣,所以當時公眾號名字取做:一個想做品牌的推廣 (現(xiàn)在有點后悔了,明年3月份會改名字)。而三年前我本人對于品牌經理的認知太過膚淺,而當時我的目標就是做一個海外品牌經理,所以開始在BOSS直聘上大量看相關的招聘信息,主要看招聘海外品牌經理職位要求和工作內容。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相關技能,再加上這兩年內的實操,目前可以勉強算是個合格的海外品牌經理了。(1)負責市場調查與分析,對客戶、競爭對手以及行業(yè)進行調研。針對這個技能點我開始學習如何做市場調研,用戶調研,競爭對手,行業(yè)調研等等,而且學有所得,實戰(zhàn)以后還寫了文章分享,這才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之前寫的相關文章來加深印象:(2)制定與實施公司的品牌營銷戰(zhàn)略、策略,地區(qū)覆蓋及推廣計劃,海外品牌定位、品牌體系建設。這技能點就是制作品牌營銷戰(zhàn)略和策略,制定推廣計劃。我開始在youtube上跟著大佬開始學習品牌策略,推廣計劃制定的相關內容,并且在日常實戰(zhàn)中也開始利用學習到的框架和方法論進行實操。(3)統(tǒng)籌品牌傳播需求、新品上市品宣計劃,制定出高效可行的品宣方案并推進執(zhí)行落地。
新品上市宣發(fā)方案,這技能點我是摸得最清楚的,也是學習和實戰(zhàn)最多的一個。因為業(yè)務模式原因,我一個月至少推廣新品10款,大量的實操后總結出來一套切實可行的宣發(fā)策略。這也是我有意在工作中鍛煉自己,不斷復盤得出來的策略。我之前有分享關于整合營銷的內容:不斷的看職位招聘信息有另外一個理由, 那就是可以學習到其他海外營銷公司在營銷策略方面的側重點,新的營銷工具等等。比如我們行業(yè)里面的樂其科技,他的招聘信息我們就可以分析出來他們的推廣策略,本地化為主做品牌聯(lián)動,外加配合經銷商進行線下展會和活動組織:最近一年多我逛招聘網站的時候經常發(fā)現(xiàn)一個新招聘職位“ GTM經理”,而且這個職位的數量在近一年直線攀升,跨境大賣都紛紛把這個職位招聘掛出,薪資水平也是十分惹眼。同所有英語專業(yè)出身的人一樣,我也是看到英文縮寫就不自覺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GTM是 go-to-market 的縮寫。然后再看了一下GTM經理的工作內容,總結起來就是:負責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從產品開發(fā),到產品導入,市場營銷策略,銷售渠道和價格管控到最后清尾復盤。仔細想想其實設置這樣的崗位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目前有一定規(guī)模的公司基本上有研發(fā)部,生產部,推廣部,銷售部等等。而當一款新品上線的周期過長,必然需要有一個人從頭跟到尾協(xié)調管理各個部門的項目進展。也要在項目之初就做好整個項目的go-to-market (GTM) 策略,針對市場,競爭對手,產品力等方面有清晰的洞察。我的第一點發(fā)現(xiàn)就是我們營銷人員不光要看學習推廣技能,要有產品思維,有從產品研發(fā)到最后下架,整個生命周期的軌跡。單純的推廣肯定不是未來之路,未來屬于那些既要懂營銷,也要懂其他領域知識的人。上面兩段是我2個月前寫的文章: 聊一聊Go-to-market (GTM) 的前兩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過去看看全文。用了BOSS直聘的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平臺開始做內容運營了!平臺除了職位的推送,還有一些面經,社群大V分享等等。而網易云音樂以評論為內容的模式也是其成功的不二法門,還有Airbnb,順帶著我們看淘寶也開始做內容了。不過他是視頻直播內容,APP們不再十年前張小龍說的崇尚用完即走的體驗,而是正想開始搶奪用戶注意力,用戶停留時間。而通過內容留人當然是最好的模式,尋找到產品和內容的契合點尤為重要。我們做海外營銷的也是不斷圍繞產品和用戶在做內容,尋找到契合點做出優(yōu)質的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內容是我們營銷的首要考慮,所以做營銷要鍛煉自己內容創(chuàng)作能力。在一個發(fā)現(xiàn)就是品牌經理和推廣經理的職位逐漸合一,很多公司直接招聘品牌推廣經理,既要做產品推廣,也要做品牌策略,定位用戶畫像等功能。當然這是大多數中小企業(yè)的一直做法,這其實就折射出目前很多中小公司的處境,既想要銷量,也要有品牌力的提升,品效合一,這也是最近海外品牌人才奇缺的無奈之舉?那這就要求我們做營銷的朋友們開始學習branding 的相關知識,逐漸變成復合型人才。當然大公司分的比較細,但是市面上90%還是中小公司為主,我們還是認清現(xiàn)實,開始多學點branding的知識。感謝大家聽我瞎扯, 今天是12月300日,下次寫文章肯定是2022年了,只能感慨2021過得真快,感謝讀者朋友們的陪伴,咱們2022年再見。
知乎:eric wong ( https://www.zhihu.com/people/eric-wong-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