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BP 數據,每年有超過 1100 萬個海運集裝箱抵達美國海港,實物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貨物占所有進出口貨物的 3% - 5%。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CBP
2003 年 3 月 1 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作為國土安全部的一個機構正式成立,成為美國第一個綜合性邊境安全機構,合并了美國前海關總署(U.S. Customs Service)、移民和歸化局(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邊境巡邏隊(Border Patrol)和農業(yè)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職能。
CBP?組織機構圖
如今,CBP 是美國國土安全部規(guī)模最大、最復雜的部門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聯(lián)邦執(zhí)法機構,負責處理所有進出美國的人員、車輛和貨物的流動;確保邊境安全;促進合法貿易,確定和征收進出口關稅;制止欺詐性進出口貿易行為;偵測、攔截和調查旨在非法將麻醉藥品、毒品、違禁品或其他違禁物品帶入美國的走私和其他非法行為;打擊跨國犯罪等。
什么是海關查驗
美國海關查驗(Customs Exam)通常是指對貨物進行 X 光檢查(X-ray Exam),尾門檢查(Tail Gate Exam)或強化檢查(Intensive Exam)。
美國《2002 年貿易法》(The Trade Act of 2002)規(guī)定,所有承運人必須在貨物抵達美國之前以電子方式提供貨物信息,根據美國法典(U.S. Code)第 19 章第 1467 節(jié)(19 U.S.C. 1467),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在美國政府的指導下,有權利和責任對進口到美國的任何貨物進行實物檢查(Physically Examine),進口商或進口商代理有責任提供所有貨物以供檢查并承擔此類檢查的費用(19 C.F.R. 151.6)。
美國海關主要從自動艙單系統(tǒng)(AMS)以及進口安全申報(ISF)收集數據,獲取貨物的有關信息,CBP 有一個隨機合規(guī)檢查系統(tǒng)(Random Compliance Exam System),海關人員會審查貨物艙單數據,使用基于風險的分析和情報預先篩選、評估和檢查以識別高風險貨物。CBP 使用一個目標系統(tǒng)(Targeting System),對獲取的貨物數據對每批貨物進行評分,根據分數對貨物進行排名,如果貨物超過了特定的分數,則會觸發(fā)進一步審查,CBP 可能會對貨物采取各種擱置措施(Hold),扣留貨物進行 X 光檢查、尾門檢查或強化檢查。
CBP 1A 強化檢查
其中,X 光檢查是強度最低的海關查驗,也被稱為非侵入式查驗 NII(Non-Intrusive Inspection),集裝箱只需在碼頭過 X 光機,CBP 審查安檢圖像,如果沒問題則會選擇放行貨物。而強化檢查則是最全面最徹底的海關查驗,如果 CBP 將集裝箱標記為強化檢查,則貨物需要被轉移到 CES 接受 CBP 實物開箱查驗。
CBP 對系統(tǒng)的具體細節(jié)保密,但某些因素往往會容易影響貨物觸發(fā)查驗,例如,新進口商第一次進口被查驗的幾率會遠遠高于有既定進口記錄的進口商,紡織物和紡織產品被認為是貿易敏感貨物(Trade-sensitive),因此可能比其他商品受到更高比例的檢查。
什么是集中檢查站 CES
CES 集中檢查站(Centralized Examination Station)是由 CBP 指定的符合美國海關服務資格標準的私人擁有和經營的設施,用于對進出口貨物進行查驗。CES 運營商與美國海關簽訂書面協(xié)議運營 CES,CBP 人員可以在這里對貨物進行實物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CES 的概念滿足了 CBP 和進口商/清關行的需要,簡化了貨物檢查程序,使 CBP 能夠及時為更多的貨物許可放行。
NFI Cal?Cartage 海關檢查站
美國海關查驗流程
CBP 會根據多項因素,包括非侵入式 X 光檢查(NII),艙單審查和清關行/進口商 Entry 審查,來決定是否會選定貨物進行實物檢查。
大多數進口貨物數據都是通過自動化報關行接口(ABI)傳送給 CBP,在這種情況下,一旦 CBP 通知某個 Entry 被 Hold,要對貨物進行強化檢查(沒有書面的查驗文件,只有海關系統(tǒng)上顯示的一個查驗指令),清關行會收到“Manifest Hold”的電子通知,類似的通知也會發(fā)送給給承運人以及提單中“通知方”部分下列出的任何人,如果通知方這一部分留空,收貨人可以收到通知。
CBP 確定 1X(Transfer for Exam)后會給指令船司/碼頭通知吊柜。1X 指令由 CBP 在線輸入生成,通常會在 48-72 小時內提供,指定將貨物轉移到 CES 集裝箱檢查站進行查驗。
接著貨物要被轉移到海關檢查站(CES),貨物要到哪個檢查站并不是隨機的。
如果貨物被標記要進行貿易執(zhí)法檢查(MET/Trade Exam),農業(yè)部(AQI)或其他政府部門查驗,則由國外清關行指定具體的 CES 以及用于提貨并將貨物運送到檢查站的卡車公司信息(Trucker Name 以及 Trucker SCAC Code),通常是清關行簽約的 CES,清關行可以簽約合作特定 CES。收到查驗通知后清關行會告知進口商提供卡車公司信息,在等收到檢查站發(fā)送的 Tracker Number(TRK#)追蹤號后會出一個查驗 DO,然后更新給船司/碼頭告訴柜子查驗,讓其安排放行給對應卡車公司提柜送至檢查站,必須等船司回復確認柜子可送檢查站后才可安排提柜,另外,如涉及 CTF/TMF 等費用,則要先結掉,船司才會進一步確認柜子是否可提。等船司/碼頭回復確認柜子可提后,便可將查驗 DO 發(fā)給卡車行安排司機提柜送至檢查站。
MET 貿易執(zhí)法檢查
如果貨物被標記要進行(A-TCET)違禁品檢查(Contraband Examination),由于 A-TCET/CET 強化檢查的敏感性,CBP 會將 PTT(Permit to Transfer)直接發(fā)送至特定的 CES 公司,授權其在 24 小時內從碼頭直接提取貨物并將其轉運到(A-TCET)檢查站(Exam Site),以保持檢查的機密性,在收到 CBP 的 PTT 后,CES 公司將安排從碼頭提貨。
A-TCET 違禁品檢查
在貨物到達 CES 設施并準備好接受檢查后,檢查站就會通知 CBP,由 CBP 決定檢查的實際開始時間且只有 CBP 人員才能檢查貨物。CBP 規(guī)定,貨物按照 "先到先得 "(FIRST COME, FIRST SERVE BASIS)的原則卸貨,CBP 負責在 CES 上監(jiān)督被查驗貨物的裝卸,在卸貨前 CBP 還會對所有集裝箱貨物進行密封驗證(Seal Verification)程序,檢查貨物時,CBP 只允許授權人員到現(xiàn)場。
CBP 查驗所需的時間因檢查強度而異。一般來說,大多數檢查在貨物抵達 CES 設施卸貨后 48-72 小時內完成。然而,一些需要實驗室分析、復查和徹底調查的檢查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根據美國法律,CBP 自貨物到達之日起最多有 35 天的時間將貨物扣留在 CES 中進行檢查。
查驗完成后,貨物要么被放行,要么擱置(HOLD)以待進一步評估,CBP 有 5 個工作日的時間來決定貨物是被放行還是被擱置(HOLD),如果貨物被放行,則會重新裝箱然后等待提貨,貨物放行后清關行會再更新一個放行 DO,用于卡車司機到檢查站將貨物提回。如果 CBP 決定扣押(Seized)貨物,則 CBP 的監(jiān)管卡車司機會將貨物送到 CBP 的扣押倉庫(Seizure Warehouse)。另外,對于 A-TCET 查驗,CES 檢查站需要從清關行/進口商獲得船司、碼頭和提貨卡車司機放行文件,以及 3461 的副本,顯示已獲得 CBP 全面許可,然后才可以放行貨物。
CBP 查驗完成貨物放行-等待重新裝柜
美國海關常見查驗類型
對于進口貨物,美國海關通常有一個 30 天的保留期,在此期間即便貨物已被放行,CBP 也隨時可對貨物進行查驗,除了 CBP,其他合作伙伴政府機構 PGAs(如 CPSC,F(xiàn)DA,DOT 等)也有權利在 CBP 放行后對貨物 HOLD 以進行另外的查驗。如上面說到的那樣,如果貨物被標記為要進行強化檢查,則需要被轉移到 CES 接受美國海關查驗,一般來說,常見的查驗類型有以下幾種:
-
MET:貿易執(zhí)法小組(Merchandise Examination Team),也稱為貿易欺詐檢查(Trade Fraud Examinations)/貿易執(zhí)法檢查(Trade Enforcement)。MET 查驗主要檢查進口貿易產品的簽證要求、關稅、根據產品核實發(fā)票、檢查產品的合規(guī)性、版權、許可證和假冒產品。
-
CBPa: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農業(yè)(AQI)檢查,主要檢查木質包裝產品(包括使用的板條箱和運輸托盤)和發(fā)現(xiàn)海運集裝箱中的害蟲和昆蟲以及任何可能對美國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東西。
A-TCET:反恐違禁品執(zhí)法小組(Anti Terrorism Contraband Enforcement Team),A-TCET 查驗主要檢查非法貨物、走私、大規(guī)模毀滅性武器和其他違禁品。(A-TCET)強化檢查需要將貨物完全卸下并分階段對貨物進行逐件檢查。
貨物被 CBP 標記進行查驗無法完全避免,在依法合規(guī)申報的基礎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預防及降低貨物被查驗的風險,例如:
一年內有多次進口交易時,考慮使用 Continuous Bond 而不是 Single Entry Bond;
通過申請海關-貿易反恐伙伴關系 (C-TPAT) 來提高運輸貨物的合法性。
確保及時提交進口安全申報(ISF);
了解 CBP 強調的優(yōu)先貿易問題 (PTI),例如農業(yè)和配額,知識產權,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紡織品/服裝等。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yōu)質的學習資料。
現(xiàn)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