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錯誤觀念:
-----Facebook應該是不會搞什么人工干預的-----
Facebook廣告 同一個地區(qū)的不同類別用戶的cpm差距非常大。近期在投放不同類別的產(chǎn)品到同一個地區(qū),比如:同比印尼的金融(現(xiàn)金貸)和游戲兩個行業(yè),實際上2個類別的用戶人群其實非常相似,但是在投放后發(fā)現(xiàn)cpm價格差距巨大。Facebook似乎對有一些能賺錢的業(yè)務,特意把整個品類的cpm價格提高了(人工干預?),論人群上來競爭和用戶需求,這兩個類別理論上差別不大。下午看群里面溝通,電商的cpm也明顯低于游戲,當然電商轉(zhuǎn)化率低.... 懷疑Facebook為了提高收益,針對某些賺錢行業(yè)的流量價格有做干預...
————————錯誤觀念結(jié)束——————
討論過程:
「 Vincent: 當然是有算法干預啊,他們追求的是總體的供需平衡 」
- - - - - - - - - - - - - - -
「 胡同學: 不用人工干預也能呈現(xiàn)出這樣的狀況呀。CPM反應競爭程度。賺錢的行業(yè)競爭就是多一些?!?/p>
- - - - - - - - - - - - - -?
「 Vincent: 之前有FB的人講過,他們的核心算法原理跟菜市場差不多。。不會哪種菜利潤高就只賣哪種菜,而會綜合考慮用戶的需求,再確定每種菜有占比多少,然后在固定位置比例的情況下,如果想賣這種菜的人多而位置分配又少的話,鋪租就暴漲了 」
- - - - - - - - - - - - - - -
「 楊永歌: 分行業(yè)是有可能的,100%不會知道你的利潤的,相信算法是相對公平的 」
- - - - - - - - - - - - - - -
「 何俊杰 Opera: @楊永歌?我找了個技術咨詢了,不同類別的產(chǎn)品價格不同這個,應該是算法上的優(yōu)化,不是人為,但是有一點人為相關是我們在開戶的時候,我們自己選了分類,這個可能是一個因素(選完分類后能夠讓系統(tǒng)在最初就能給你選定一部分合適曝光的用戶人群出來),實際上算法的處理是根據(jù)你的出價,還有同類別的產(chǎn)品出價,來計算這些目標人群(可能到最終轉(zhuǎn)化人群來學習)最終ecpm價格,如果大家都不漲價,其實ecpm也上不去,關鍵是某些利潤高的行業(yè)大家總覺得漲點價也還能多點量,而且價格也還扛得住,結(jié)果就是互相傷害,最終把這個品類的用戶價格都拉起來了,而fb那邊實際上本身就根據(jù)用戶在不同類引入了用戶價值的說法(大家產(chǎn)品相同,系統(tǒng)在學習的時候都推薦的剛好是相同的人群,同時大家都還bid比較高,所以最終CPM預估比較高),最終結(jié)果是品類cpm價格飆升。
- - - - - - - - - - - - - - -
說到底,都是狗大戶們把價格拉起來,直到連狗大戶都扛不起了。
大家都吃豬肉,豬肉就漲價了,豬肉少了,價格就更高了,政府才懶得去人為提價呢。
順便點個分享和在看唄,祝你起量
關注公眾號,每周(如果不鴿)更新投放經(jīng)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上班摸魚)
免費的知識星球記錄群聊天重點信息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

網(wǎng)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yōu)質(zhì)的學習資料。
現(xiàn)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作者你好,請問文章里的這個Vincent,是不是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