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Jack說跨境”▲并設置星標?立刻關注獲取最新干貨分享??
我本來是不想蹭這個熱點的,其實這篇聊獨立站前景的文章其實已經寫好了,我其實早就覺得這種模式不健康,但沒想到來得這么快。其實做獨立站比較久的朋友,特別是投放FB的朋友,多多少少會接觸一些特貨,其實很多平臺都有這種模式,只不過這兩年獨立站特別多。
其實就是FB原本的生態(tài)有些崩塌了,再靠純廣告盈利的邏輯逐漸靠不住了。要么往高溢價的品牌走,要么往特殊產品走。很多公司有特貨的項目。
本質還是當年跑COD跑爆款的那批人,繼續(xù)在FB上面找平臺的漏洞去賺錢。
大方向上!
其實我早在18年的時候,就覺得這種商業(yè)模式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早期廣告平臺,收款平臺可以睜只眼閉只眼,但是一旦做的人多了,風險變大,平臺早晚會封殺的,前兩年的封號潮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這次事件!
如果你懂這個行業(yè),還懂國內的辦事邏輯的話。應該會發(fā)現(xiàn),這個截圖中所言的是結果給大家看到的現(xiàn)象了。真正的原因,應該是電商的上游。等你看到的時候已經是結果了。雖然我大概知道緣由,但公開場合不方便多說,懂的人自己去搜集信息即可。
我這里再做個判斷!
一陣風過去,這種模式還是會有人玩,但是門檻也會逐步提高。從業(yè)的那些廣告投手就比較慘了,早做打算吧。要知道未來只會越來越正規(guī)化。說句并不好聽的話,沒有精細化運營能力,早晚要被淘汰。
我們這個公眾號一大宗旨就是,通過我的視角我的分析帶你了解跨境獨立站!???
書歸正文!
形勢不樂觀
關注我公眾號的朋友,也有不少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有些是B端轉獨立站,有些是亞馬遜轉獨立站。有些是直接剛開始做獨立站。有些人是想著先賣貨,有些人是直接想做品牌,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今天就聊下獨立站的前景。
今年是每個平臺都高度內卷。亞馬遜平臺內部內卷,掃號價格戰(zhàn)各種各樣事情。獨立站被TEMU這樣的平臺內卷,我知道的很多普貨站,綜合電商站都被擠壓的厲害。
很多同行朋友都在聊今年比較難做,我想這在未來將是個常態(tài),你只有適應這種新的形勢,才能生存下去。
商業(yè)就是如此殘酷,即便是曾經如日中天的Gearbest也是跌下神壇,倒閉了事。
我也追蹤過廣州一些大賣的站點,很多其實也流量下滑的厲害,整體項目也縮減了很多人。
很多時候殺死你的并非和你同樣的競對,而是一個可以替代你的對手,降維打擊。不要迷信大平臺,很多大平臺未必很健康,平臺能力不等于你的能力,很多人僅僅有平臺的光環(huán),但是欠缺真正過硬的能力(如何提升獨立站運營能力?成為全棧營銷人才-4千字干貨帶你搞懂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受傷的獨立站
大平臺本質上是商業(yè)模式的競爭,是效率的競爭。不可否認的是Temu這種從國內市場殺出來的巨頭的效率是驚人的?,F(xiàn)階段擠壓的更多是這些原本的大站還有普貨獨立站的份額。
但真正亞馬遜中高端的市場,短期沒辦法擠壓到,長期也很難超越。
從購物者角度:購物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這種體驗還是非常有門檻的,都是重資產的投入。亞馬遜京東這種重資產的投入不是一天兩天的,都是多年的積累。沃爾瑪?shù)染€下巨頭的體驗不是一般線上平臺能比的。
從商家角度:我的差異化產品能賣上高價,大概率要放到亞馬遜和自己的品牌站以及線下渠道上面賣溢價,而不是自己沒有定價權去上架到Temu賺那幾塊錢。這和國內的商家是一樣的,品牌往天貓,京東走。白牌往抖快走。
我買一件幾百美金的產品,在亞馬遜上次日達。在Temu上要2周,即便你價格便宜一些,體驗不行,消費者也不會買賬。
所以那些鼓吹威脅到亞馬遜的文章看看就得了。
對低價標品肯定會有影響,那些客戶群體本身就是對價格高度敏感。就是沒有Temu,也有Shein等平臺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平臺把商家利潤吃掉,把平臺的風險轉嫁給商家,給商家留下極低的利潤。既要也要。賣家太依賴平臺流量,沒有真正的營銷能力。這類平臺最終只適合成本控制極好的工廠型賣家。
未來哪些獨立站會存活下來
能搞來精準低成本流量的精品站和品牌站,才能真正存活下來!
產品有其差異化的品牌站也同樣能活的很好!
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簡單說了下,獨立站會走向兩個極端,往上走變成高溢價品牌,往下走變成特貨。
有品牌運營能力,流量運營能力的賣家會走向長線垂直站。不僅僅依賴高昂的廣告費帶來的廣告流量,通過多種渠道引入精準低成本的流量。
有較強廣告投放能力的賣家可能會走向,ROAS更高,更具風險的品類,如黑五類,F(xiàn)P等特貨獨立站。流量成本高企,普貨賣家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沒有品牌運營和流量運營的能力,那么能走的路就很窄了。好賺錢的日子也不多了。
我們主要從流量運營角度出發(fā),我們說狹義上以獨立站為主要渠道的貿易型公司,在正常商業(yè)模式里面,能存活下來的電商獨立站,應該是品牌運營能力極強,流量運營能力極強的獨立站(當然產品也具有一定差異化)。他們分別對應的是垂直品牌站,垂直精品站。有資源有實力的賣家可以從品牌站入手。資源實力弱一些的賣家可以從精品站入手。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其實我的文章里面聊了很多關于獨立站方向的話題(真正應該做的獨立站模式 - 長站模式)
很多賣家并非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路,但是為何不走呢?正確的路往往比較難走,反饋很慢,需要不斷積累才有明顯變化。
SEO就是這樣很典型的渠道,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積累,還要選對方向,不然時間白白浪費。我之前也浪費挺多時間在一些站點上面,方向錯誤,努力再多也沒有結果。很難但卻是正確的道路。
就像我上篇文章說的,絕大多數(shù)公司和運營都想快速的得到結果(獨立站最值得做的廣告渠道-Google & FB廣告-內含PMAX最新跑法)這本身是非常正常的,各種KPI壓在頭上,你不做快速見效的事情是不行的。
但是你一定要清楚什么是真正正確的事情,不要過于迷戀短期的數(shù)據(jù)增長,多做一些有長期價值的事情。
很多時候業(yè)績不代表利潤。很多大公司GMV賊高,一問利潤率百分之幾,更有甚者一單虧幾十美金的。大公司有融資可以燒,中小公司大可不必,對獨立站有個合理的預期很重要。
不論你是上班帶著做副業(yè),還是創(chuàng)業(yè)找新的渠道,多做一些有積累的事情。從很簡單的事情開始做,搞社媒的朋友,自己嘗試運營社媒賬號,搞SEO的朋友,自己建站做SEO。其實都是很好的開始。
從小處做,走更加健康的業(yè)務模式,追求利潤而非規(guī)模!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yōu)質的學習資料。
現(xiàn)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