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最近Anker的創(chuàng)始人在混沌大學做了一次演講,復盤了Anker的發(fā)展歷程。我嘗試搜索相關資料,找到了一篇對演講的總結文章,以及相關的視頻。
其實企業(yè)在不同階段所關注的問題是很不一樣的,比如初創(chuàng)公司,關心怎么選品,怎么引流等等。有一定規(guī)模的公司關心拓展品類,拓展渠道。更大的公司關心組織架構,品牌發(fā)展,稅務,金融合規(guī)等等。
所以就像文章中所說,Anker的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團隊。但是他的發(fā)展歷程,還是有很多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畢竟站在巨人肩膀上,能少走很多彎路。比如跨境電商發(fā)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品牌。如何發(fā)展品牌,Anker也分享了打造品牌的5個核心能力:
看到這5個核心能力,不禁感嘆品牌打造對于初創(chuàng)團隊來說,還是不太容易的,大多數賣家也只能打造個商標而已。
但是我們也要有信心,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不是Anker起步的時代。他們起步的時代,基礎設施、大環(huán)境都不完善,方方面面都需要親力親為。Anker這類公司有能力,有資源,并抓住紅利,逐步建立起壁壘,最終成為出海第一品牌。
不過跨境電商環(huán)境,已經今非昔比。就拿ERP軟件來說,我想除了某些大型跨境公司,大部分公司都不會去自己開發(fā)ERP系統(tǒng)了。術業(yè)有專攻,第三方的系統(tǒng)比自己開發(fā)性價比高多了。再比如“全球布局的渠道能力”,現在國外消費者的網上購物習慣已經形成,獲客渠道豐富多樣,全球的物流渠道也越來越完善,在線上就可以初步完成全球布局。所以出海品牌夢對中小團隊來說,并非以前那么遙不可及了。當然產品是根本,“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產品能力”就是品牌化的第一個必備能力,也是其他能力的基礎。沒有這個能力,其他能力再強也沒用。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品牌化這條路注定走不通。所以在選擇方向,比如在選擇品類、niche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朋友可能和我一樣,都屬于貿易型賣家,什么東西好賣賣什么,這樣很難在供應鏈、受眾研究上有所積累。所以在積累了資金以后,盡快轉型深挖一個方向,是中小賣家的正確選擇。我相信很多人不是不想做精一個方向,而是找不到這個方向,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能否在這個方向上持續(xù)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產品。今天要說的這個站,當然不是Anker,是我看著從0到1,然后發(fā)展成品類Top 1的一個站。希望這個站能給大家一些啟發(fā),能夠早日找到方向。
https://paintwithdiamonds.com/這個站從2017底開始,靠一個Facebook視頻廣告迅速起量,經過這幾年的發(fā)展,成為了diamond painting這個品類的Top 1。看一下diamond painting的谷歌趨勢圖:這個品類之前關注的人很少,大概從2018年3月份開始,這個店以及幾家迅速跟進的競爭對手,把這個品類炒火了。疫情期間銷售額應該更是狂飆,因為diamond painting的賣點,就是打發(fā)時間、緩解焦慮。現在diamond painting在亞馬遜上都是熱賣產品:我翻了一下我的記錄,我從2017年12月29號關注到這個站。當時他的那個梵高星空鉆石畫視頻廣告實在是太火了,跟進者也是很多,但是現在基本上都銷聲匿跡了,只有他和另外幾家活的很好。大家看他網站現在很高大上,其實起初也是很簡陋,設計風格也很一般。產品都是1688現貨,產品上的中文字都能看到。
我分析他成功的關鍵,就是在于他在挖掘出爆款以后,迅速深挖這個方向:持續(xù)推出新產品、打造差異化(海外倉、升級產品包裝等)、拓展流量渠道,這幾項是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而其他競爭對手要想和他競爭,無非也是首先要在上述幾項下功夫。比如這家,另辟蹊徑:https://www.diamondartclub.com/products/the-universe-in-a-jar他找了很多不知名的藝術家進行合作,直接拿他們的作品來開發(fā)產品,當然也不是隨便找的,而是有明確受眾的特殊風格的作品。比如上述這幅畫的作者,我們可以通過他的Etsy店鋪聯系到他,購買他作品的版權:https://www.etsy.com/shop/SherriBaldy?page=2#items,甚至可以和他協商為你設計獨家作品。第一個店鋪,之前開發(fā)的產品,比較偏傳統(tǒng),但是第二個店,開發(fā)的產品就是另外一種風格,瞄準的人群就不太一樣了,這樣就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
歸根到底,diamond painting這個方向,在“持續(xù)推出創(chuàng)新產品”這一點上,非常有優(yōu)勢,“持續(xù)推出創(chuàng)新產品”的成本很低,畢竟鉆石畫一件就可以起訂。
門檻低,競爭也就相對激烈,但是上述兩個網站,憑借持續(xù)出新,以及其他運營手段,在這個方向保持住了優(yōu)勢。他們的其他運營手段此次就不展開聊了,可以自己研究一下。交稿時間又到了,但是意猶未盡,感覺沒聊透這個案例,因為這個案例給我的印象很深。另外也是因為我完美避開了成為這個品類Top 10的機會,因為你回頭看,他們能做的那些點,你完全可以做到。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把握不住機會。把娃哄睡后,爬起來寫完文章,看到這兒的朋友不給點個在看再走嗎?